作者:石家庄仲裁委员会 发布于:2017-01-03 14:59:52
仲裁梦 公平梦
马红哲
2004年,我律师生涯的第八个年头,非常幸运地,我加入了石家庄仲裁委员会,成为一名仲裁员。拿到沉甸甸的仲裁员证的那一刻,在一种前所未有的神圣和自豪感之后,忽然感受到了一种压力,想来还是因为感觉到自己水平离业内专家还有很远的距离。但从那一刻起,我在心里种下了一个梦想:用做考题的心态去裁判案件,用心去追逐那个最公平、最准确的标准答案。
可能是律师做得久了,总会不自觉地对办案法官有这样那样的抱怨,或认为水平不够高,或认为立场不够居中,或认为不够负责任,或认为不够守时,或认为对诉讼参加人不够尊重……做了仲裁员以后,我不时在心里提醒自己:谨小慎微地准备着承办的每一件案件,不要犯“这样那样”的错误。从此,和业内朋友聊天多了一个话题,请教案件,分析讨论,以充实裁决书的论理部分;去法院开庭,准备好代理意见的同时,认真分析审判员的调查思路、焦点的确定、问题的整理、对庭审的把控;领取到裁判文书,不再像从前那样只关注判决主文,而是不由自主地仔细研读,评判体例是否规范、用语是否准确、说理是否透彻、依据是否充分。
时间久了,慢慢地体会到,仲裁员是一个具有极强荣誉感的职业。对双方当事人做好解释工作,双方达成调解协议,我内心不由自主地升腾起一种成就感,这种成就感带来的喜悦远远超出了作为代理律师拿到胜诉判决。从前,沉浸于写起诉状、答辩状、代理一方开庭辩论,完全站在一方当事人的利益上,穷尽思路,用有利于己方当事人的所有证据,去固定一个对己方当事人有利的法律事实。而裁决案件,尤其是调解,让存在利益之争的双方都能接受一个结果,想一想就觉得有成就感。历经多年的角色转换,我更深地领悟到诉讼的终极目的是化解矛盾、定纷止争。
在一次河北省政协会议讨论两院报告时,有委员提到了司法环境治理问题,甚至对法官工作提出了尖锐的批评。我所在的政协委员届别中,只有我一位从事法律工作,大家纷纷要求我发言。发言中,我区分了法官和仲裁员的队伍建设、人员构成、准入制度、淘汰制度,着重讲了仲裁员的职业荣誉感,讲到了石家庄仲裁委员会在上次换届中换掉了三分之二的仲裁员。仲裁员不是终身制、不是“铁饭碗”,我之所以能够连续被聘为仲裁员,是因为行业内对我的认可,是因为我服务过的当事人对我的认可,如果我裁的案件被撤销、如果我由于裁决不公正被当事人投诉,我都有可能被解聘。最后我笑着说:“我是仲裁员,至少说明我水平还可以;我是仲裁员,至少说明我还算公正。”那次发言,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,会后还有不少人找到我,了解仲裁员、了解《仲裁法》。
有一次在自己代理的案件调解后,素不相识的主办法官主动对我说:“如果代理律师都像你这样就好了,我们省去多少麻烦啊”。诧异之余,我明白了,是多年的仲裁员工作,润物无声地影响了我,使我看待问题、处理问题的角度都慢慢发生了变化。主办法官听到了我对委托人的解释工作:“法律其实是最讲道理的。你的要求对方能不能同意?即使我是法官,我能不能支持你?换作你是对方,你会不会接受?”正是这样换位思考、设身处地为委托人考虑,让委托人去斟酌自己的要求是否合理,最终促成了案件的调解。那一刻,我忽然明白了,不管是当事人、代理律师、主办法官、还是仲裁员,我们内心深处都有一个共同的梦想,那就是用心去追逐每个案件最公平、最准确的标准答案!
由于忙碌,有朋友规劝:好好做你的律师吧,仲裁案件又不挣钱。我只是笑笑,因为我热爱着仲裁事业;因为在我心里有一个追逐公平的梦想;因为我深知,仲裁员带给我的职业荣誉感是金钱所不能及的。习近平总书记对所有法律人提出的要求是“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”,这不仅总书记的要求,也是我们每个法律人的梦想。我愿意用自己的力量,去追逐心中的梦想,那就是:用做考题的心态去裁决每一个案件,用心去追逐那个最公平、最准确的标准答案!
版权所有 石家庄仲裁委员会 网站标识码:13010202001539 冀ICP备10005293号-1 冀公网安备 13010202001539号